【本期文章导读】
犯罪未遂的类型
我国刑法对未遂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为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行为人是未遂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属于刑事案件吗。
比如在故意的过程中遭受到了受的反抗或者因他人的介入,而没有达到故意的目的,犯罪未遂也要承担刑事责任犯罪未遂是什么意思与犯罪既遂有什么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属于刑事案件吗。犯罪未遂的特征是: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
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
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
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
2、犯罪没有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遂属于犯罪吗。
1、法律分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刑法中犯罪未遂。根据这一规定,犯罪未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犯罪未遂是什么意思与犯罪既遂有什么区别?什么叫犯罪未遂的情形](https://www.qgwd5.cn/zb_users/upload/2025/02/202502101739157996118323.jpg)
2、(一)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3、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相区分的主要标志,它表明犯罪已进入实行阶段。所谓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我们应该从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意义上去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充分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这两个基本特征的统一,反映了着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认定着手实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标准。
4、(二)犯罪未得逞
5、(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7、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好了,关于犯罪未遂是什么意思与犯罪既遂有什么区别问题,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娱乐,请勿盲目轻信迷信。文章版权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